Home 分享 地方創生

地方創生

by shihualiang1122

轉載自

亭仔腳

地方創生的機會與哀愁 文/趙永茂 

原文連結

全球化下地方創生與產業合作發展趨勢

在全球化、工業化、商業化及都市化的浪潮下,形成「都會模仿成長」(mimetic growth)效應,造成人口爆炸、資源耗盡,無止盡的都會、技術擴張,形成失控的都市成長,以及許多鄉村及偏遠地區環境、文化、歷史與地理資源的荒廢、衰敗與更趨邊緣化。由於二次戰後都市化的過度擴張與蔓延,以及都市政商在政治經濟及都市發展政策的主導和壟斷,進而形成都市經濟與社會、環境、文化發展上的斷裂與失衡。

依據英、美等國家的經驗,Jewson, Nick and MacGregor(1997)等人在有關轉型城市的論述(Transforming Cities)中,提及大都會應經由更多的參與創新(reinvention of participation)、城市願景與形象改造,以及創造公私合作機制,致力建構具有工業經濟、文化環境、創意特色,亦即經由地方及地區性經濟、創生與永續發展,以及城鄉協力,協助建設貧困地區,才能發展多元中心的都鄉合體社會。

日本地方創生政策,本質上為「由下而上」的政策運行模式(並非由上而下的政策指導、控制),由地方自行提案,中央給予輔導及財政資源的模式。就訴求來說,就是要帶動地方經濟、讓人們願意在地方安居樂業、安生立命,進而讓地方可以生生不息、永續發展。

選擇地方文化與特產做為回應全球化策略,最重要的目的在於連結上全球化──「連結」不是把地方納入全球資本主義支配的對象,反而是一種積極維護偏遠地區生機之道。其實,在全球化與在地化的辨證中,文化特色對傳統產業有再造加價的效應,而地方文化產業的「特殊性」與「稀有性」也恰好與差異化競爭的要求相符合,越是「在地化」的文化、環境產業,越具有地方依存性與特色,並越具有潛力成為全球化經濟網絡的賣點,它可藉由全球性的媒體傳銷網路,行銷其他地方意象產品特色,得以獲取全球化觀光收益。

臺灣地方創生的機會與哀愁

在地方創生的總合策略當中,主要在創造地方新的、安穩的人才工作環境,產生往地方新的人的流動,活絡農山漁村、中介城市、及部分原鄉的就業與創業機會,同時整合各部會創生資源,以及縣市政府、議會、鄉鎮公所、代表會、鄰里社區、社會團體、在地大學、職校的力量,共同促動企業投資故鄉、公務員回鄉及都會青年返鄉,以及地方青年留鄉。

尤其臺灣在1960年代開始推動社區發展、1993年後推動社區總體營造,並且陸續在跨部會協力推動下,已經成功地發展許多,在地方社造、產業、文化創新等地方創生及治理發展的案例,包括南投縣埔里桃米社區、臺南市新營土溝社區、新竹縣北埔的南埔社區、臺中市大甲鎮瀾宮媽祖進香節慶、雲林古坑咖啡創新案例及苗栗三義木雕園區創新發展等案例,多顯示全球在地化(glocalization)的發展趨勢之下,地方的經濟、社會再造與文化產業,乃至地方創生發展,都需要中央、地方大學、職校系統、社群組織與企業的協力與合作,尤其需要地方政府、議會以及跨區地方政府、地方社會間的協力,共同創造地方及區域的合作發展網絡。

此外,我們應加強及擴大行政院在各地區的辦公室與區域內各縣市的合作,學習歐美等國家的區域與府際聯合治理的經營,發展具體的府際聯合治理組織、合作議題,結合區域內的企業與社會專業團體,推動區域與府際聯合治理計畫,促進區域經濟、產業、環境與文化的平衡與永續發展。

必要時亦可參考美國1980年代促進農業發展協力和合作的概念,當時美國組成國家農業發展夥伴關係計畫(NRDP)(Gardner & Shaffer, 2004),為了進一步推動地方創生與城鄉發展,也可以在國家及縣市成立地方跨黨派創生發展夥伴關係會議、地方創生夥伴關係辦公室,和各種規劃、輔助及審查委員會或辦公室,還有各種諮詢小組,結合縣市政府、議會及鄉鎮市公所,共同連結中央部會的輔助計畫、地方產業、地方大學、職校、地方相關社會團體、社區鄰里,發展在地夥伴計畫,共同協力推動地方的創生與發展。

尤其重要的是,應該忘卻政治與社會對立,而多一些在地的經濟、社會、文化與歷史情懷和協力!

參考文獻:
Jewson, Nick and Susanne MacGregor (eds.) 1997. Transforming Cities: Contested Governance and New Spatial Divisions. New York: Routledge.
Gardner, R., & Shaffer, R. (2005). The National Rural Development Partnership in the United States: a case study in collaboration.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: Planning, Conflict Mediation and Public Decision-Making in Civil Society. Aldershot: Ashgate, 61-84.

You may also like